首页 > 要闻 >

“侯杨方讲清史”图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办

发布时间:2023-08-18 23:09:4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8月17日,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在上海书展以“明亡清兴的战争与人”为主题,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清史阅读的体会,从人性角度对明清之际的战争和人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自己实地考察的一些经历,窥探明亡清兴的历史细节,体悟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

活动现场


(相关资料图)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邹健,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雷华,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定国,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严速,天地出版社副总编辑漆秋香等嘉宾出席了图书分享会。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换位思考,从历史中获得启示

一直以来,明亡清兴的话题备受人们关注。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明亡清兴的战争过程是怎样的?这期间努尔哈赤、崇祯、袁崇焕、毛文龙、吴三桂等人又有什么样的表现?清朝开疆拓土的过程如何?清史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一是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二是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样一个特殊的王朝的历史,应该怎么讲呢?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侯杨方从两方面做了分享。一是转换思维方式,强调用相通的人性来看历史,看历史上的人和事。二是从管理学角度看历史。清人数少文化又落后的满洲人为什么能占领明朝的天下?又是怎么管理几十倍于自己的汉人的?这给我们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启示。

实地考察,多方求证,历史才更严谨

“实地考察,历史才更严谨。”侯杨方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实地考察帕米尔高原乾隆纪功碑遗址坑的经历。清政府打败大小和卓后,竖了一块碑,碑上用满语、汉语与维吾尔语三种文字详细记述了这次战争的过程。因其在清代疆域极西处,可称为“中国西极之碑”,它也是帕米尔高原属于中国的铁证。这些实证需要亲眼所见,并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才能得到严谨的结论。

另外,历史研究还要尽可能进行多方求证。这套书中运用了多方面的史料,不只有《清实录》《清史稿》中的记载,还有传教士当时的文字记录,以及《朝鲜王朝实录》中有关明清的历史记载;不只有官方的记载,也有小说笔记中的材料予以佐证,并需要对各类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分辨。

“侯杨方讲清史”系列图书

“侯杨方讲清史”是侯杨方阅读和研究清史的一套通俗读本,分为《征战:大清帝国的崛起》《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名臣:大清帝国的君臣博弈》三册,分别从征战史、兴衰史、沉浮史三个方面讲清朝的历史,一本一个主题。整套书有3大主题,300多个知识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帝王、宫廷、大臣等有关清史的各个方面,看完这套书,对清史脉络,清史知识以及清史的讹传都可以获得非常全面的了解。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